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年7月,对于本科在读的我来说,是个丰收的季节,拙作《非常法史:历史上的法律趣事》终于由法律出版社出版面世了,各大书店和图书网站均已开售。这对我来说自然是一件幸事。直面两千年浩荡的法律历史,钩沉探秘,笔走龙蛇,发掘看点,耗费了我太大的心血。

记得小学的时候,有一项最头疼的作业,就是老师要求每天必须写一篇日记,除了有时候是命题作文以外,大多数情况自由发挥即可,老师每天都会检查。

开始,每天写日记就像流水账一样,每篇开头都是“今天”,然后如何如何写了一堆无关痛痒的小事,有时候兴致来了,超水平发挥一下,得到老师3A的评分,被表扬虽然很高兴,但总体改不了对日记的厌恶情绪。

后来有一次父亲带我去看电影《星球大战》,从此对科幻题材产生了极大兴趣,有天晚上写日记的时候,突发奇想,我为什么不能写一部自己的科幻小说呢?说动手就动手,当晚一篇几百字的小说开头就此诞生,篇幅有限,但基本勾勒出主要人物和部分小说设定,现在看来,文笔和视角难免稚嫩,但对于当时的我,是一场超越自我的胜利。

我的行为在当时可谓“离经叛道”,每天的日记作业,其实就是作文练习。我在一个小城长大,当时的教育观念相对封闭,小说,特别还是科幻小说,在老师眼里,写作文玩这个与“不务正业”无异,当时除了我并不是没有其它同好者,虽然小说类型各异,但这些孩子向家长炫耀自己的成果时,遭到的却是无情的批评。

当时的处境我也不是不清楚,只是不知为何还是把小说当成作业交了上去,不管老师如何如何,反正我交了,好歹也是一篇“日记”,自由发挥嘛,爱咋的咋的吧!

结果傍晚作文课的时候,我等来的却不是批评,老师竟然将我的小说当做范文,向全班诵读,同学们当时向我投来惊讶,我站在讲台上,满目金光,脑子一片混沌,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老师说,每天一篇日记,写多了确实容易流水账,可以自己想点新花样写,就像刘典同学这样,只要写得好,老师支持你们……

当时,我只觉得浑身热血上涌,就像圣斗士星矢燃烧了小宇宙,斗志昂扬。从此,每天的日记,我总是第一个完成,有时候一天完成几天的日记数量,我的小说以每天三四百字的日记连载,到最后小学毕业,已达近万字之多,当时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我都无法相信这是我自己完成的,年少的我,甚至幻想自己的小说能够出版,想象自己年少成名的情景,心里美滋滋的,就像幼儿时幻想自己成为科学家功成名就的感受一样。

看到我的“成功”,当时有了不少读者,许多同好的朋友也重新燃起了热情,我们自发成了一个小组,上下学间一起讨论题材,甚至有过合作计划,你写这部分,我写这部分,虽未能实现,但也是一生难忘的记忆。

后来上了初中、高中,写小说又改为“地下作业”,毕竟学业为重,周围学习气氛使然。但是写作的习惯一直没有间断,又在初中期间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再次成立文学小组,从开始的“三剑客”到后来“四巨头”到更多,我们的兴趣也从文学向其他领域扩展。只要晚上完成作业早,就立刻动笔,每天晚上都是十一二点睡觉,虽然写作周期不规律,血液也重,但忙碌中却充实着一股青春的活力。

高中亦是如此,只是从集团作业,变成了自己单干。由于考到外地读书,环境的变化导致性格的内向,但我更专注于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高中时看过许许多多的文学读物,有网络小说、散文等诸多文体,每天除了上课,就在我自己搭建的文学世界中遨游,看着别人的作品,我也想要自己的文章为世人熟知,也能够正式出版,公诸于世。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从小学到大学,转眼已是十年。十年追逐文学梦,除作文之外,写过的小说、散文也有数万字之多,当初的梦想却越发的真实,在现在想来也不是不切实际,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我相信我一定能成功。

每一个少年心中都曾有一个梦想,我看《三国演义》的时候,也曾想金戈铁马,虎躯一震,气吞万里如虎;读《滕王阁序》,也想像王勃一样,才华盖世,年少成名。我知道,我并不是天才,但我有我的坚持,我有必胜信念,我坚信我的梦想不是空中楼阁,我坚信苍天不负有心人。

上大学期间,文字风格有了极大变化,以前随意挥洒的飘逸,蓦地变得稳重起来。也许是因为对历史感兴趣吧,从初中开始,一直执迷于历史,喜欢泛舟书海,寻找苍茫寰宇下的神秘规律。每读到一本好书,总是会兴奋好多天,一时忘乎所以,就像挖掘古墓的摸金校尉,总是无法抗拒宝藏的诱惑。

因为自己读法律专业,也是因为对历史的钟爱,就想写一本将法律与历史相结合的著作。于是,就开始自己看书,自己琢磨,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对法律史进行剖析。当然,课本上的知识实在是枯燥无味,需要自己多查资料下功夫。

看多了法律史上著名人物、事件,还有苦心孤诣的法学家们,领略他们独到的治国智慧。直到今天,他们的思想与理念仍未落后,值得今天我们借鉴的地方很多,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地方。

高考结束的暑假到大一结束时,20余万字的著作终于完成,真正的难题才开始,那就是找出版社,这是一段今生难忘的经历。一次次充满希望地将书稿样章发给编辑,换来的是一次次的碰壁,失败之后,鼓起勇气再去找下一家出版社。每次失败后,出版社的编辑都会将不足明确指出,我也一次次的完善。

后来,我的作品被一位图书策划编辑相中,并受到了法律出版社编辑的赏识,谈好了版税与合同,达成合作意向。直到今天,我依然记得我得知消息的情景,当时我正与一个好哥们一起,得知成功后,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

那一刻,我想到的有很多,我目向远方,回忆这十年的青春岁月,想起当年“三剑客”豪情满怀地承诺,我的朋友啊,你们知道吗?我们当年定下的目标,今天我实现了!

今年7月,对于本科在读的我来说,是个丰收的季节,拙作《非常法史:历史上的法律趣事》终于由法律出版社出版面世了,各大书店和图书网站均已开售。这对我来说自然是一件幸事。直面两千年浩荡的法律历史,钩沉探秘,笔走龙蛇,发掘看点,耗费了我太大的心血。

拙作《非常法史:历史上的法律趣事》以古代法律及其文化脉络为主线,对法律史上一个个鲜活的人、一件件引发强烈反响的法律事件就行还原。将这些有趣的历史现象后,引经据典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凝聚成一篇篇文章,汇总起来即成本书。

当然受自己的水平限制,用自己的话描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带读者一同品味历史文字背后的奥秘。也许未必有什么学术深度,但是只要读者觉得看过本书有所收获,带来一些全新的感受,就足以慰藉。

在这里,十分感谢对我写作给予大力支持的家人、同学、以及出版社的编辑们,没有你们的支持,我可能坚持不到今天。

前进的道路上布满荆棘,我很庆幸自己能够赶上这样一个时代,我很庆幸我能清醒地知道自己的追求是什么,自己想走什么样的路,于是有了这本书的出现,于是有了一段难忘的奋斗历程。

这是一段难忘的回忆,承载着一曲青春的旋律,也许每个人的青春都有所不同,但前进的我们不曾孤独。

这就是我的故事,我有一个梦想,我的梦想不是梦。

[转载]磨剑法史,90后的我终圆出书梦

 

《非常法史:历史上的法律趣事》内容简介:

 

在当今社会,法律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近五千年的法律发展历史,有助于开阔读者的法律文化视野,去接触法律背后的深刻内涵。但长期以来,各种法律史枯燥不堪,本书稿的出发点就是:让法律史更好看!荟萃数千年的法律精华,牛人奇闻,恣肆汪洋,让读者欣然喜欢读之入迷欲罢不能。

    法律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是解析法律史的最好切入点,法律史上曾有过不少令人匪夷所思的奇人奇事,有着许多精彩的看点,能吸引芸芸众生的无数眼球。

    本书《非常法史:历史上的法律趣事》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法史奇闻笑古今。发掘法律史上鲜为人知的奇闻趣闻,对读者能够有所启迪。

    第二部分:千秋法治谁引领。以法律史上传奇人物为主,读之令人扼腕,一唱三叹。使读者在获取历史知识的同时,或悲天悯人,或感慨莫名。

    第三部分:叱咤风云法天下。主要反映法律史上的实践者的所作所为,使人们在轻松阅读中掌握历史。

    第四部分:法海溯源踏浪行。刨根问底,生动揭示一些律法的来龙去脉与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线销售地址: 

当当: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810875

卓越:

http://www.amazon.cn/非常法史-历史上的法律趣事-刘典/dp/B008M26YDU/ref=sr_1_2?ie=UTF8&qid=1343014900&sr=8-2

淘宝:http://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230r.1.10.193&id=18839724378&static=false&hasbucket=1

话题:



0

推荐

刘兴亮

刘兴亮

1300篇文章 1天前更新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闪聚创始人,新媒体天使会创始人兼合伙人。资深互联网人士,知名营销、传播专家。多家上市公司顾问。计算机学会委员,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委员。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硕士。IT名博,访问量超过千万。主要著作有《智胜江湖:创业取舍经》、《第三浪-互联网未来与中国转型》等。曾任大度咨询副总裁、互联网实验室总裁、红麦软件(soften.cn)总裁等。 【速写】 刘兴亮,山西吕梁人氏,现定居北京。 性情如家乡的黄土般纯朴, 性格若家乡的枣树般坚韧, 经历像家乡的黄河般沧桑。 好酒,三杯两杯不醉; 喜友,十个八个不少。 无它,性情耳! 【素描】 年未六十,貌似六十,心态逾六十。 心智呢?时而六十,时而十六。 【联系】 QQ:27739831 MSN:htdsd@msn.com Email:xlliu@vip.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