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01

我是山西人,上大学前没说过普通话。不光是我,大多数同学亦如此。

当年跟我结伴赴成都念书的同班同学胡陆平报到后进入宿舍,面对五湖四海的同窗,不知如何开口,于是默默拿出老家特产大枣给同学奉上——全程用眼神和手势示意。后来他才得知,同学们当时背着他嘀咕,咱班不会来了个哑巴吧?

在我读书的年代,尤其是县级以下的区域,课堂上和生活中一样,用的都是方言。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第一次离开家乡,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也很无奈,首先得学普通话。这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02

学了这么多年,我的普通话还不能达到央视评论员的水平。有一段时间,我为此深感焦虑,试图通过学习矫正自己的口音,然而事倍功半。

久而久之,我发现周围的人已经习惯了,他们甚至恭维,说我这口地道的山西普通话已经成了自己的标志,在这个语音同质化的时代兀然自立。

这还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

我与老乡在北京聚会,都说家乡话,这时候谁要说普通话,显得很「酸」,而且「道貌岸然」。我总觉得跟老乡在一起说普通话——尤其是没有旁人时,有些虚伪。

这就像一些街头的市民突然面对记者的摄像机镜头时,说出的话就有了新闻联播的气味。

这些话当然是对的,善意的,甚至是理所当然的,但就是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有些「包装」性质,多了一层衣服,不够本真。

03

方言是一种本真的语言。这是它与普通话在内蕴上很大的区别。

中国过去没普通话,有官方用语。在秦汉乃至唐朝时期,关中方言是官方语言;到了宋大概是吴语;明朝是南京方言;直至满清入关才变为北京话。

今天的普通话是解放后有关部门以河北滦平方言为基础制定推广的。我们从小被教育学习普通话,但每个人最初学会的都是家乡话。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中国是一个乡土社会,我想在这个社会中,方言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官方语言之外,中国的版图广大,民族众多,仅就汉族而言也地域分布复杂,历史风俗迥异,语言风格极其多样。有的地区甚至两个村子之间就说不同的话。

04

在我们山西,大体上以县为单位,可以划分出上百种方言。每个县的人都觉得外县人说话「侉」。

比如山西人叫蚂蚁为「蚍蜉」,称饺子为「扁食」,拿什么东西为「荷」什么东西(就是荷枪实弹那个荷),两个人一起走叫「相跟上」,这些都是从很古的时期沿用下来的。再比如有个孩子很可怜,周围的人就会叹着气说「这孩子恓惶的」。

山西方言被语言学家归为「晋语」一类,涵盖范围很广,山西的全部、陕西北部、内蒙古部分地区、河北张家口和邯郸部分地区等,都讲晋语。

晋语是中国北方使用范围和人数都较大的唯一一个非官话方言。或许得力于山西独特的地理环境,人们很难走出去,也比较难进入,语言和风俗甚至建筑都保留了很古的东西。

05

方言的这种古老性质有自我发生和自我成长的东西伴随,因此从语音和表意上都更原始和自然,也更加朴实。无论日常的交流,还是表达情感,也更直接、奔放和有效。

这从很多影视剧乃至相声小品中都能看得出。

方言是很有魅力的。比如导航的语音配音,有标准普通话,也有林志玲性感风格,后来更添置了不少方言,总有一款适合你。

但是,这些年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我经常在全国到处跑,不管到了多么小的地方,宾馆、饭店和收费站的服务员都讲普通话,年轻人也习惯用普通话交流。退后二十年,这都不可思议。

或许改革开放的春风也把普通话吹到了千家万户,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地方上的人无时无刻不浸润在普通话的熏陶中,人们也努力「跟上」时代步伐,为了向更大的城市发展而自觉练习普通话,其结果就是方言在年轻一代的生活中比重下降。

这当然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使然,但也有值得探讨的地方。

06

方言意味着差异和多样性。在社会生态中,这是很重要的一种性质。

统一的东西固然有利于交流,能够提高效率,但是也牺牲了文化的多样性,更多的创造可能。方言承载着地方文化,如果方言消失了,那地方文化的泯然也将接踵而至。

 

话题:



0

推荐

刘兴亮

刘兴亮

1308篇文章 36天前更新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闪聚创始人,新媒体天使会创始人兼合伙人。资深互联网人士,知名营销、传播专家。多家上市公司顾问。计算机学会委员,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委员。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硕士。IT名博,访问量超过千万。主要著作有《智胜江湖:创业取舍经》、《第三浪-互联网未来与中国转型》等。曾任大度咨询副总裁、互联网实验室总裁、红麦软件(soften.cn)总裁等。 【速写】 刘兴亮,山西吕梁人氏,现定居北京。 性情如家乡的黄土般纯朴, 性格若家乡的枣树般坚韧, 经历像家乡的黄河般沧桑。 好酒,三杯两杯不醉; 喜友,十个八个不少。 无它,性情耳! 【素描】 年未六十,貌似六十,心态逾六十。 心智呢?时而六十,时而十六。 【联系】 QQ:27739831 MSN:htdsd@msn.com Email:xlliu@vip.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