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应该有一颗童心,这样人生就变得富于生趣。儿童的乐趣无穷无尽,因为他们看世界的目光简单而陌生,随时随地能感觉到莫名的兴奋和愉悦。
比童心更进一步的是「赤子之心」,这就很难做到了。我们不可能在成年以后还像襁褓中的婴儿,光着屁股泰然自若。把这当作赤诚也显勉强。凡事过犹不及。但是有没有是重要的划分标准。
对成人而言,简单分成有童心的人和无童心的人有些对比上的激烈,分成童心重的和童心轻的,相对说得通。
02
我们的生活中,童心轻的人比比皆是,童心重的人日益稀少。
尤其是从学校的围墙走出来,进入社会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堆积,若不能做到处事圆滑、八面玲珑,往往会在复杂的社会格局中吃亏,无所措手足。其结果就是,单纯的人变得有城府,复杂的人城府日益加深。
一件事情要遇到两个以上的关系方,就变得非常棘手,你最终会发现,工作处理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与工作相关的人际关系。这当然很熬人,对尽心竭力于工作本身的人常常带来伤害。
商场如战场就是这类道理在市场上的运用,实际上市场行为在更多时候依靠的是人的相互合作导致的互惠互助的关系,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敌对行为,但人们就喜欢用战场来形容商业活动。你能说一个走乡串户的剃头匠是在跟人打仗吗?
尤其是致力于与权力相关的政务工作——就是官场上的人,更是把心机、城府、不露声色、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等等这类孩子绝不具备的素质,历练的博大精深。
03
中国人喜欢读《菜根谭》,里边讲的是如何修养身心趋利避祸的道理,当然,也有不少催人奋进引人向上的内容。但总的来说就是教人尽早看透人事,以便能居高临下得与社会周旋。
什么洞明世事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无非如此。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读,让他们尽早懂得人生的道理,其实不过是给他们善良、单纯的心地上播撒了一些走向尔虞我诈的种子。
这时候,童心未泯的人似乎成了挽救道德颓势的一种说辞。
在文学作品中,这类人就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比如《天龙八部》中的段誉和虚竹,傻乎乎的,但是非常可爱,招女孩子喜欢,奇遇不断,每天都在丰收。
可是生活中真要有这类人,非但遇事就吃亏,更不可能有女人缘。如果一个姑娘评价自己的男朋友人好,老实,像个孩子,言外之意就是说他没本事,不可能做出什么成就来。
童心未泯在当代社会成了人生的负资产,只在虚构的文学和影视剧中作为一类辅助角色存在。
可我认为,人应该有一些童心,这很重要。
04
作家莫言说,晚熟的人都善良。潜台词就是善良的人都有童心。这一点几乎不容辩驳。
孟子说,人性本善,这是真的。孩子之间也有冲突和仇恨,但都是非常临时的情绪,过了就会忘记,下次见面又会聚在一起玩耍打闹。在儿童看来,世界是美好的,人也是美好的,坏人顶多是调皮得厉害了一点而已。
的确,童心未泯的成人,都很善良。看看那些长大了还执迷于儿童式的游戏的人,他们怎么会害人呢。
05
童心让人充满趣味。
人要是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必然会发现一个突然出现的分水岭,有一天,你对拍元宝、弹玻璃球或者跳皮筋这类事丧失了兴趣。其实,这也是一个人丧失了对那些简单、直接的感官游戏的愉悦感受力的标志。
其结果就是,开始像一个早熟的思想家思索人生和世界,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何处去。结果就是愁肠百结,万事不如意。真不如孩子高兴。
但那些把童心保持住(哪怕很小的一部分)的人,则一直有游乐的兴趣,踢球,吃冰棍,下棋,做手工,沉浸于自身感兴趣的事物之中,时间很快,人也很充实。
06
童心让人年轻。
去过幼儿园的人不难发现,那儿的老师都像刚刚从师范学校毕业,仔细一打听,已经工作好几十年了。
这怎么做到的呢?比花多少钱保养都管用。无他,跟孩子天天呆在一起,音容笑貌都保持年轻。
07
童心让人简单。
简单直接的性格或许被人冠以幼稚的帽子,但是这类人也有自己的优势,他们不会给人敌意,更容易交到知心的朋友。那种天长地久的友谊,绝不会在两个心机很深,相互防范的人之间发生。
因此有童心的人,也有恒心,他们认准了一件事,就会不计成本地坚持下去,在自己投入身心的事业或爱好上,收获的并非普通意义上的成功,而是自足。
08
童心不仅让世界充满爱,还是科学发生的条件之一。
爱因斯坦说过,他之所以能发现相对论,只不过是对大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保持了一颗童心的观察方式,他认为所有现象背后都有什么东西在起作用。这种完全出于探索心的观察和思考,只能在保有童心的人身上发生。
你不可能指望一个沉迷于权力和金钱的人,会对月亮和地球的关系发生兴趣。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