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近几年中国票房,从56亿稳居第一的《战狼》到《红海行动》、《烈火英雄》、《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我和我的家乡》……毫不夸张地说,主旋律电影在当今中国电影里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不仅是票房口碑双丰收,激起越来越多人的爱国情怀,更是将好的中国故事带到了世界大舞台,成为真正引领中国电影市场的「主旋律」。
6月15日,我有幸提前观看了最新的一部主旋律电影——《1921》。
今年,正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前,从上海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毛泽东、董必武、张国焘等12人,为革命种下了坚实的种子,燃起了星星之火。
电影《1921》就是聚焦了1921年前后的故事,全景式重现了百年前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一群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们,是如何突破国际各股复杂势力的监控和追踪,在上海共聚并顺利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并见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观看完电影《1921》后,感慨良多,我来亮三点:
左一点:从经典中追寻新历史。
说起建党相关的电影,很多人脑海里第一浮现的就是《建党伟业》,今年关于建党的电视剧《觉醒时代》也是备受好评,刷遍各大平台。
电影《1921》有什么特别之处?
作为电影《建党伟业》和《1921》两部作品的导演,黄建新一直在追溯那段历史,「1921年中国诞生了一个党,当时中国有许多政党,中国共产党只是其中之一。但为什么是这批年轻人创建的政党,只用了28年时间就改变了一个中国呢?」
因为这是一个是真正要推翻帝制推翻封建、真正的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奋斗、具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的政党,也只有这个党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戴,付出了中国历史上所有政党从未付出过的代价和巨大牺牲,最终为中华民族杀出一条血路,带领中华民族走向辉煌。
如果说《建党伟业》是黄建新对初心的追求,那电影《1921》更像是他追寻后得到的答案。
《1921》前后一共花了5年的时间,光是剧本就准备了4年的时间。片方前往法国、日本,辗转多日找寻历史中疏漏掉的更多细节。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与日本警视厅沟通时,居然真的发现了新的线索!最终真的找到了1921年中共一大前,日方破获的一封相关电报,这是在国内都不曾见过的史料!
这封电报的发现,让《1921》里加入了一条日本特工潜入中国、暗中监控的谍战支线,让故事更为丰满。
除了电报的线索,电影中的还有诸多历史细节都有去细化填充,剧组在筹备期内,就对外滩进行了一次扫描与三维建模,结合史料和当年的老建筑、老街道进行一一比对,并特地找来了上海当地的党史专家、城市文化专家,和他们一起跨越近百年的历史,重新复盘并再现了二十世纪的老上海,不仅在街景中安装了上万个灯泡,还按照1:1比例搭建了党「一大」、「二大」会址等建筑群。
这还没完,正式开拍的日子里,又撞上了全球疫情的泛滥,黄建新算了一下,光是一年当中,他一个人就做了41次核酸检测,而海外疫情的不乐观,也使得演员的来华、剧组的出国拍摄遇到了阻碍,而这些都是影片在筹备阶段不曾预想到的难题。
「很难,确实很难。」这是黄建新拍摄这部影片时的感受。但只有不忘初心,坚持到底,才会有更多优秀的作品问世。
右一点:百年前后青年灵魂的碰撞。
1921年,毛泽东年仅二十八岁,参加「一大」代表们的平均年龄也不超过二十八岁,都正值风华。
这部电影将年轻的历史主角与年轻演员的表演相结合,邀请黄轩、倪妮、刘昊然、王仁君、胡先煦等青年演员加入,将百年前后两代「90」后的命运进行碰撞,实现百年前后青年人的同频共振。
《1921》中有两个令人难忘的场景:杨开慧望着天上的烟火,向毛泽东发问,「人生好短,短到可能看不到胜利的曙光,今天的付出还有意义吗?」毛泽东坚定地回答,「当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国家,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理想。为理想奋斗,为真理献身,即便是一无所获,也值得」;
在中共一大结束前晚,刘仁静不无担心地问毛泽东,「分歧那么大,明天还能不能通过?」毛泽东的回答同样铿锵,「能!因为我们的起点一样,誓死推翻旧世界。仅此吗?还因为我们的理想也一样,盼望着建立新中国,大家想要的人民做主的新中国!」
「理想」——在中共一大举行的首尾,从毛泽东口中两次坚定吐出的这两个字是《1921》的关键所在。片中毛泽东风趣感性,展现了青年时他骨子里诗人的一面;给湖南人李达特意加了一个他不能吃辣的细节,因为他长期伏案熬夜写作,胃不好吃不了辣。这些细节让人物更加「活」了过来,变得有血有肉,烙下真正的时代印记。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百年后的今朝,青年人依然意气风发!
下一点:以史为镜、以史明志。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作为一部围绕重大主题创作的文艺作品,《1921》成功的原因有两条。首先是对表现对象有着深入而科学的认知与理解。建党百年这件大事有两个客观事实,一是建党之初只有50余名党员的政党何以只用28年的时间就「换了人间」;
二是后来这个政治组织何以只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让长期积贫积弱且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摆脱了贫困,还成功坐稳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
对这两个问题的回复,就是如何科学评价中国共产党的问题,更是保证作品基调不走样的原则问题。
其次则是对艺术规律充分而有个性的尊重。电影《1921》以青春化表达让不同时代的年轻人进行对话——银幕中的年轻人探索未来,银幕外的年轻人重访历史。这些努力为重大主题文艺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
当代的主旋律电影不应该只是将历史展现给观众,更是要传递出先驱们的信念和力量,让观众们得以深入的思考。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并关注到主旋律影视作品,既是很多作品本身优秀,也是当代年轻人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我们会发现,相较于其它剧的弹幕,正旋律影视剧的弹幕可谓是字字热血,有详尽为大家科普历史知识的,有慷慨激昂表达爱国之心的,更多的是现在年轻人对革命先驱的敬仰之情。
致敬先辈,吾辈自强。在国泰民安、民族自信大幅上升的今天,年轻人反而更为深刻地思考着民族与国家的价值和未来。中国人的骨子里好像有一种天然的家国情怀。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怀抱着救国梦站上了历史的舞台,今天,我们怀着复兴梦站上了世界的舞台。
向革命先驱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