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日,日本新任首相菅义伟宣布,日本将在2035年禁售燃油车。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一举措意味着,留给日本这个世界汽车生产大国销售燃油汽车的时间仅仅只有十五年时间了。
02
现代意义上的汽车是德国人卡尔·奔驰在1879年发明的,距今141年时间,看起来已经经过了一个半世纪的汽车发展史,不过从人类历史的角度看,也仅仅是弹指一挥间。
德国人发明汽车25年后,日本人吉田真太郎于1904年成立日本第一家汽车厂东京汽车制造厂(现五十铃汽车公司),3年后制造出第一台日本国产汽油轿车「太古里1 号」。随后日本国内出现了众多汽车制造厂。日本汽车工业启程。
二战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20纪7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高速发展。
1967年日本超过德国而成为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国内汽车销量首次超过百万辆。
1970年,日本国内汽车销量达到238万辆,千人平均保有量达到170辆。比1950年增加了将近60倍。
1976年,日本汽车出口达到250万辆之多,首次超过国内销量。
1980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
长期以来,丰田汽车独占全球汽车销量的霸主地位,不可撼动。
03
一个靠出口汽车在全球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为何要宣布燃油车的禁售期?
这恐怕还得从电动汽车的发展来解释。
电动汽车的历史很长,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入发展新阶段。随着特斯拉的横空出世,电动汽车开始进入普通人的消费领域。蓄电池技术的突破意味着,人们不再担心诸如续航里程,充电时间,行车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而可以在没有碳排量,无需花钱加油,仅仅充电的前提下驱车出行。
无论如何,这都是更加科学更加环保当然也更加划算的事情。东西半球的各国都投入巨额资金开始电动汽车的研发和革新,各种概念车前赴后继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一时间,传统汽油车的被替换已经迫在眉睫。
04
但事情没那么简单。
日本是岛国,长期以来受到能源短缺的掣肘,其国家经济在工业时代的全球化供应体系中不可能做到自给自足。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能源问题上,日本一向有自己的逻辑。
日本是一个危机意识长存,特别善于学习,常常顺应变化的国家。历史上长期向中国学习,在工业革命后则把目光投向西方,短时间内即从一个闭塞落后的东方小国一跃为世界工业强国。
日本不是能源出口国,是能源进口国,若要维持经济的顺差,必须靠更加精微的技术所带来的优异产品出口。这其中意味着两个根本性问题。一是日本需要外国的能源,因而他们特别注重节能;二是在节能的前提下要有一手别人没有的活儿把一堆来自不同国家的原材料加工成优良的工业成品。就此而言,他们是成功的。
但这种成功的前提仍然包含着能源短缺伴随的危机感。
日本的燃油汽车最大的优势也是从节约能源的角度而带来的。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中,日本汽车刻意追求的节能低排量瞬间打开了国际市场,受到普通大众的热烈追捧。毕竟,口袋里钱不多而汽油太贵的话,百公里油耗是能让人动心的。
05
如今,随着新能源汽车革命在美国率先取得突破,继而在全球引起新一轮能源革命的浪潮之际,日本传统汽车制造业面临的困境可想而知。
俗话说,危机,也是际遇。这恐怕对一向善于灵活变革的日本政治家再熟悉不过。政府干预市场的手段迅速出台,但这引起了传统汽车制造者的恐慌,也在情理之中。
面对日本政府的禁售燃油车时间线的做法,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无法沉默。
「这样下去的话,我们在日本就无法制造汽车了」,12月17日,日本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在一次采访中,以尖锐的措辞强烈批判了日本首相菅义伟所领导的日本政府所推出的「2030年代脱碳燃油车」政策计划。他不仅担心环境问题,还预计此举会让传统的商业模式坍塌。
众所周知,丰田汽车是全球汽车企业中的一大航母车企,该公司年销量能超过1000万辆。但丰田章男这次是以日本汽车工业协会会长的身份来讲述这一番话,显然代表了整个汽车行业对政策的不满与抗争。
为了促进电动汽车的普及,日本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组合操作。其目的就是在新一轮的能源革命中能够让日本脱颖而出,继续保持汽车大国的地位。虽然触及到传统燃油车的痛点,但从全球来看,这似乎不失为一步不得已的好棋。任何新事物的诞生都是伴随着旧世界的阵痛而来的。
06
不能顺应变化,懒于革新步伐,总不免被淘汰的命运。就此,小鹏汽车的董事长隔空回应,认为「丰田是汽车界的诺基亚。」
无论这种对比是否恰当。从诺基亚当年的命运看,技术革命带来的摧毁性能量往往是固守传统的人所无法预料的。2014年4月25日,微软宣布对诺基亚的收购正式完成,当时的诺基亚CEO在记者招待会上留下一句话:「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诚然,诺基亚在前智能手机时代是移动通讯领域的超级巨无霸,它的销售,它匹配的通讯基础设施,它的通话质量,都把其它手机甩出一大截。巨大的成功蒙蔽了当局者的双眼,当其他人在新技术领域潜心研究时,他们无法跳出固有的框架,只能在缓慢、僵化的改良动作中等待死亡的结局。
那么,丰田掌门人对日本政府的干预政策的反应,是否很像当年的诺基亚呢,也是固守在自己的思维框架中,不愿跳出来重新上路。或许这样的代价太大了,但是,面对历史的潮流,又有几人能抵挡。
新能源汽车的趋势已然不可阻挡,甚至于,未来的汽车无虚用充电桩充电,只是晒会儿太阳就能不知疲倦地奔跑到世界尽头。那些在使用产品的人在决定着历史的走向,低碳、节能、减排,当然有光明的前景。
也许它很快就来了。至于创新的破坏力,它对传统产业格局的冲击,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一部分人的生活,但这不是创新的错。
如今电动汽车的概念已经越炒越高,其中当然有资本运作的痕迹,但是若没有大的潮流的推动和多数人的认可,资本砸进去也没多大响声。
现在看来,一切还只是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