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兴亮(微信公众号:刘兴亮时间)
01
今年以来,美国和华为的故事如同夏天的天气,一会儿阴云密布,一会儿柳暗花明……吃瓜群众的内心如同过山车,一会儿跌入谷底,一会儿峰回路转……
据媒体报道,美国商务部将给部分企业发放许可,在不会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前提下,可以继续和华为开展业务往来。也就是说,原来被认为将断供的美国的供应商可以陆续的恢复对华为供货。
虽然具体是那些企业,能够供那些货不得而知,但是对于整个局势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再联想到6月29日G20峰会闭幕后,特朗普说:美国卖给华为的产品「数量巨大」,美国企业对无法把产品卖出去「感到相当不满」,美国公司可以继续将「不涉及重大国家紧急问题的设备」卖给华为。
记得当时这个消息出来后,对于特朗普态度的转变,很多人对于美国和华为的关系表示乐观,但是也有人担心:虽然特朗普发话恢复供货,但是还得过美国商务部这一关。
如今,商务部这个消息无疑是一记实锤,使得华为头上的阴云散了不少。
02
对于特朗普和美国商务部态度的转变这件事,至少有三点是值得仔细思量的地方:
左一点:短期来看,美方的意图是缓解局面。
解铃还得系铃人,华为被禁的事件本来就是美国导演的,所以缓解局面必定还是他,就如同之前对中兴一样。
从加拿大对孟晚舟采取的行动开始,挑事的一直是美方。美方似乎是写好了剧本,什么时间节点上出什么招,发什么牌,将局面气氛调节到什么程度,都有节奏安排。
如果是这样,节奏不可能一直是紧张下去,对抗之后就会有缓和。否则的话,一波又一波的紧张,将会很快升级矛盾,对双方都不利。说到底,大家还是想要做生意,做不成生意,才是最大的问题。
所以,美国显然是借着G20峰会这个机会,找个台阶下来一点,让大家继续把生意做下去。这一招,既缓和了与美国那些华为供应商的关系,也缓和了和中国的关系,给大家留了面子。
右一点:长期来看,美方的示好,难以改变美国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终极意图。
美国打击华为,包括后来先后针对海康威视、大疆无人机等目前属于行业顶尖的中国高科技企业,背后的意图是,如何面对中国科技进步。
自二战以来,美国就是依靠军事力量和高科技维持在世界版图的超级大国地位,然后通过军事和科技作为支撑起来的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借助于金融手段间接的形成全球影响力。科技是硬实力,支撑着美国的强大和美元的强势。
然而,在全球经济进入到一个相对衰退的阶段,各个大国纷纷自保,民粹主义盛行。美国也很自然的转变为「美国优先」,从合作进入到对抗。有福可以同享,有难自然劳燕纷飞。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它从来不会把别人当作真正平等的朋友,都是需要别人的时候才把别人当朋友,一旦有利益冲突,就视你为敌。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的态度转变,不足以过于乐观,要做好心里准备。
下一点:华为的沉着应对值得称道,在一定程度上变被动为主动,显示了高超的处理能力。
从G20峰会后特朗普的发言,到这次美国商务部的表态,华为这一方并没有过多的响应。按常理来说,局面的缓和对华为是重大利好,华为至少应该表示一点点高兴,但实际上,几乎看不到华为针对这两件事的反应。
从孟晚舟被加拿大采取行动,到被美国列入所谓的「实体清单」,华为自始至终没有十分强烈的反应,比如大呼冤枉之类。相反,从任正非的一系列讲话和接受媒体的采访,可以看出,华为对此早有准备,不惧也不怕被美国针对,显示出高度的自信和足够的底气。
从海思芯片到「鸿蒙」操作系统,华为在战略上的提前部署使得他能够在美国的针对前面不显得被动。虽然美国的禁令在短期内对华为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长期华为是不怕的,所以自始至终都是沉着应对。
华为的态度很明确:非常愿意和美国的合作伙伴继续合作,如果不行,那就拉倒。
在处理美国禁令的事情上,华为基本上做到了以我为主,借两句诗来形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03
美国商务部的表态,仔细琢磨措辞,可以看出,非常有讲究:一方面,并没有明确说哪些可以卖哪些不可以卖,过于空洞;另一方面,特意的加了一个限制条件「不对美国构成威胁」,这个明显是留后手的,就如同「最终解释权归甲方所有」一样。
这一番言语,明显是偷学了中国太极之道,好像什么都说了,但好像什么都没有说。
综合以上来看,结合中美高层又开始通话的积极信号,美国短期的示好可能是真的,但是如果对于美国抱有过多幻想,也是不切实际的。
最好的,当如华为,默默的做好自己的事。
首发于钱江晚报/浙江24小时特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