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兴亮 (微信公众号:刘兴亮时间)
01 跳楼少年
近日,一则新闻将一个游戏推上了风口浪尖。
这个游戏就是如日中天的《王者荣耀》,而这则新闻讲的是一个13岁的少年,因为痴迷于玩《王者荣耀》被批评,然而就从阳台上跳下,不幸中的万幸,少年没有生命危险,只是骨折。
我深深的为少年表示同情,对少年的家人表示同情,作为同样是一个父亲的我,对少年父亲的批评表示深深的理解和支持。
沉迷于游戏而不能自拔,作为一个家长,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不批评一下,那是家长的失职,那是家长的不负责任。
我也深深的为《王者荣耀》感到吃惊,没想到它是如此火爆,火爆到少年为它如此痴迷。
在我之前的印象中,所有中国人沉迷的游戏,基本上都是由歪果仁出品,比如《帝国时代》《魔兽》等等。
可能有很多人要嘲笑了我OUT了。
其实,我并没有OUT。对于《王者荣耀》,我早就有所关注,我知道,它是当下最火的游戏,火到连歪果仁都爱不释手,欲玩之而后快。
据说,有歪果玩家为了《王者荣耀》而自制攻略,狂学中文。
02 荣耀光环
读大学时,同学们除了玩扑克牌,最多的娱乐就是玩游戏。那时,一些同学玩《帝国时代》,玩《红色警戒》,玩得不亦乐乎,玩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我那时还沉迷于写诗,沉迷于远方,沉迷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沉迷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
几个月前的某一天,在地铁上,旁边站着两个少年,高中生的模样。不经意间,我偷听了他们的谈话。
「你知道吗?我们班百分之八十的同学都在玩。」
「嗯,我们班也差不多,关键是无论男同学,还是女同学,无论是学霸,还是学渣,都在玩。」
「那你玩吗?」
「我玩过一阵子,现在不敢玩了,怕影响学习,不过,感觉和他们没有共同话题了。」
「是的,我因为不玩游戏,结果感觉被孤立了,他们在一起,就聊这个游戏,我在旁边就感觉就一大傻。」
听到这里,我非常理解这位同学,然后,忍不住,问了一句:「请问,你们说的是什么游戏?」
「王者荣耀!」两人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三个月过去了,有一天,一个朋友跟我讲,他们家孩子的家长群里,老师发了一个消息,说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为了玩《王者荣耀》,将自己的六千多元的压岁钱全部玩掉了,提醒其他的家长关注自己孩子的情况。
前天一次聚会,在大伙儿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之际,某公司高管还不忘忙里偷闲,玩两把《王者荣耀》,还问大家,要不要整两把。
窥一斑,可见全豹。《王者荣耀》,火爆如斯,由此可鉴。
据统计,目前王者荣耀注册用户已超过2亿,日在线人数已达5000万,也就是说每7人中至少有一个人在玩王者荣耀。
腾讯2017年一季度财报显示,《王者荣耀》一季度实现了120亿元的收入,打败了A股80%以上的上市公司,最高日流水达到了2个亿,月流水超过了30亿。
香港当地媒体曝出,姚晓光斥资9800万元在香港买楼。姚晓光何许人也,为何引起港媒如此关注。原来他被誉为《王者荣耀》之父,和微信之父张小龙媲美。
这款游戏吸金能力之强,后有无来者不得而知,至少是前无古人。
《王者荣耀》,单就赚钱能力而言,配得上这个名字。如果它非王者,谁敢称为王者?
03 天使魔鬼
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我说的不是美女,我说的是诺贝尔,和他研究出的炸药。
诺贝尔以自己非凡的努力,研究出威力无比的炸药。诺贝尔的初衷是用这种炸药来加快矿产的开采。事实上,确实如此,用了这种炸药以后,矿产产量迅速增加,天使降临;然而,如此同时,这种炸药被用于战争,无数人为此而牺牲,魔鬼出瓶。诺贝尔为此痛不欲生。
人们为《王者荣耀》收入的Glory而欢呼,而疯狂,而想象的时候,《王者荣耀》仿佛一个美丽的天使,带着金光闪闪的美丽的翅膀降临人间。
然而,很快,另一股洪流欲将《王者荣耀》推向地狱,因为他们认为《王者荣耀》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魔鬼,如果不赶紧将其关进魔瓶,我们的青少年,我们的下一代,恐怕就要成为「垮掉的一代」。
就开头那个新闻来说,多少人都是冲着类似于「少年玩《王者荣耀》,从阳台跳下」这样的标题而转发。还有一位老师,发文《怼天怼地怼王者荣耀》,对这款风靡中国的手机游戏进行痛斥。
这一切都在我的预料之中。
诺贝尔,已经穿越时空,告诉了我这个道理,天使过后,就是魔鬼。
还有一个成语,叫做「树大招风」,我们都不陌生。
这种指责,引起的舆论风暴,对腾讯是个重大考验。
04 是与非
去年的一次中学同学聚会,回忆起中学有趣的事情,不少同学都回忆起中学时看武侠小说被老师收走,或者到游戏机厅玩「街机」被家长抓的故事。那个时代,武侠小说、街机的风靡,恰如当今的《王者荣耀》。
同样的,在那个年代,二者在家长和老师心目中也扮演着洪水猛兽,天使魔鬼,妖魔鬼怪的角色,少年的痴迷和父母的痛心疾首,无可奈何,丝毫不逊色。
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当这些翩翩少年已经四十不惑,当年的囧事,居然成了「少年趣事」。
被妖魔化的武侠小说、街机们,并没有摧毁这一代的少年,相反,他们今日成为了各行各业的精英。
不知父辈和老师们,作何感想?
是耶?非耶?
人性有两大弱点,一曰贪婪,二曰恐惧。如今对于《王者荣耀》的口诛笔伐,其大部分,大概出于后者。
《王者荣耀》,不就是一款游戏吗?玩《王者荣耀》,不就是一种娱乐,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或者是一种爱好吗?和二十多年前的武侠小说、街机相比,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如果非要说有不同,那就是当年的武侠,当年的街机,能够创造的收入,相去甚远,无法比较。
以前听到有人说,玩游戏可以提高人的智力,这个真不敢苟同,因为从来没有科学依据。
现在有人说,玩游戏使学生不想学习,这个我同样不敢苟同,因为不想学习绝对不能让游戏背了锅,因为至少在我认识的人中,学霸玩游戏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王者荣耀》如果被舆论妖魔化,也不是我希望看到的。
即使不是《王者荣耀》,也可能是类似于《魔兽》《Dota》之类的游戏,或者是看小说,看电视等娱乐方式,会倍受职责,然后很多人咬牙切齿,恨不得欲除之而后快。
曾几何时,每一代人都被一些人打上「垮掉的一代」这个来自美国的舶来品标签。然而,我们的70后,80后,90后,真的垮掉了吗?
05 堵与疏
大约4000多年前,黄河水患,尧命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作。鲧采取「堵」的策略治水,结果并不奏效。后由其独子禹主持治水大任。禹观其地形和水流规律,反其道而行之,采取「疏」之术,因势利导,成功治水。
姑且将《王者荣耀》视作一些家长心中的洪水猛兽,这股洪流已经蔓延到学生这个群体,造成了部分学生学业的不振和意志的低迷。家长和老师如同尧一般,视其为心腹大患。
欲治这股洪流,无非「堵」「疏」之法。
「堵」是最容易想得到,最容易短期出效果,最被广泛采用的方法。于是家长没收手机,断网,责罚,各路招数,无不尽其用。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可谓甚微。因为,用学生的话来讲,叫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没有手机,去网吧;断网,就用软件蹭网;责罚,今日点头认错保证不完,明日,呵呵,天知道。
「疏」之术,少有人用。
对于一种娱乐活动的沉迷,根本原因是思想出了问题,首先要从源头上去解决,比如上进心是不是不够。其次,沉迷于一种娱乐活动,一下子要完全戒掉,可能性甚小,就如同戒烟,戒酒,更常见的大人自己戒玩手机,试过的都知道。其三,走出一种沉迷的最好的方式,是用另一种活动来替代,比如,沉迷于游戏,就尝试用体育活动这种有利于身心的活动来替代。
「疏」之术,需要的是耐心,需要的是沟通,需要的是陪伴,得到的是根本解决问题,是长期利益。
由此可见,「堵」「疏」,谁优谁劣,一目了然。
与其一味的指责游戏的妖魔鬼怪,不如采取疏导之术,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探讨有效控制之术,得孩子逐步走出困境之双赢结果。
06 三板斧
在舆论危机之前,腾讯其实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在我今年3月7日的文章《解读马化腾7条建议,呼唤绿色互联网组织》种就说到了:
「马七条中,跟我的预测相近的有三条,分别是: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个人信息保护、发展数字内容产业。
加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保护计划的这个建议,必须得佩服马化腾的勇气。上个月,大家已经关注到腾讯游戏推出了一个成长守护平台和家长监护工程。
表面上看阿里是一家电商公司,实际上是一家广告公司,因为阿里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广告。同理,腾讯表面上看是一家社交公司,实际上是一家游戏公司,因为腾讯的主要收入来自于游戏。
所以,腾讯的这个做法,是一个自断财路的做法。所以得佩服马化腾的勇气。」
后来,腾讯又发布了这个游戏守护平台的微信版本,家中可以在手机登录,随时随地的使用游戏提醒,查询和设置功能,绑定孩子的游戏账号,对孩子玩游戏进行监控。
我猜测,之前我朋友说的家长群里的事例,家长就是通过这个微信版本发现的。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看演义小说,其中有一本叫做《隋唐演义》。里面有个著名的英雄叫程咬金,此人凭借独门绝技,立于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他的绝技,就是「三板斧」。虽然,只有三板斧,但是斧斧生风,斧斧致命,不少英雄被削掉了脑袋,或者是耳朵什么的。
面对舆论的危机,腾讯当然会出手。
腾讯官方宣布,将于7月4日以《王者荣耀》为试点,率先推出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
第一板斧:未成年人限制每天登陆时长。特别指出,其中,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并计划上线晚上9时以后禁止登陆功能;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超出时间的玩家将被游戏强制下线。
第二板斧:绑定硬件设备实现一键禁玩。目的是为了避免未成年人通过多账号绕开家长监护。
第三板斧:强化实名认证体系。没有完成腾讯平台实名注册流程的账号,将无法进入《王者荣耀》进行游戏。而且《王者荣耀》团队表示,未来实名认证系统将实行进一步强化措施。
这三板斧,响当当,明晃晃,虎虎生风,威力毕现。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作为业内人士,且来看看这三板斧到底有何高明之处,是否直切命门。
先来看第一板斧,一小时,晚九点。从账号登陆开始算,一个小时之后,强制下线。晚上9点以后,自动下线。这样就防止了孩子过分的沉迷。每天最多玩一个小时,9点以后是睡觉时间,想玩也玩不了。
再看第二板斧,锁硬件,防小号。有人想,用这个号让家长绑定,然后用另一个号玩,可以避开第一板斧。可是,第二板斧来了。一个终端,无论手机也好,iPad也好,只能绑定一个号,并且这个号只能在这个终端上玩。
最后看第三板斧,强实名,默认为最严准入。强制实名制,让是谁,用哪个号,在那个终端上玩,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程咬金的三板斧,也有失手的时候。腾讯的三板斧规则,也不可能管到所有的场景,也不可能无懈可击,只能说能让学生在家长的监控之下娱乐,让信息更加透明,可控。
这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真正的「万能钥匙」,也没有那种「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腾讯也不会有。
腾讯这三板斧,其效果,还得在实际中检验。但是,从腾讯的成长守护平台,到这三板斧,可以看出腾讯作为一个重量级的互联网企业所展现的一种姿态。
再说了,为了《王者荣耀》,为了腾讯的「荣耀」,必须砍,不是么?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