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关于习惯的3个小故事

1、烧烤

在成都读大学,最大的后果就是把我变成了一个吃货。在那个吃货的季节,火锅、麻辣烫、串串香、烧烤等纷至沓来,一起丰富了一个吃货的人生。当然,这导致的另一个后果就是让我的胃提前进入耄耋之年。

其中,烧烤更是我的爱,颠峰时期,夜夜光顾。学校的东门外,是密密麻麻一家挨一家的烧烤摊。我经常去的那家,摊主是来自资阳的一对中年夫妇。夫妇俩老实厚道,靠这个烧烤摊供着4个孩子读书,我刚认识他们时,最大的孩子14岁,最小的只有5岁。

东门,是学生们的主要活动场所。每每路过那家烧烤摊,男摊主总是冲我憨憨一笑,然后问一句:“今天吃不?”若那天没有吃烧烤的打算,就冲他摇摇头,或者随便回应两句。

奇妙的是,久而久之,当他问我“今天吃不”的时候,我却总有一种歉疚的感觉。今天,怎么就没吃他的烧烤呢,感觉挺对不起他的。

2、理发师

我有个御用理发师,叫车里木格,是个蒙古人。虽然蒙古大夫是个贬义的称呼,但这个蒙古理发师却很靠谱,于是,这个理发师,我一用就是八年。

人其实都是很懒惰的,也是很专一的。像理发这样的事情,一般来说,大家认准了就不愿意去改变,用户的迁移成本是很大的。特别是像理发这样涉及“面子”的事情,用户更是不愿意去尝试,迁移成本更高。当然,也有个原因是办卡把会员们都卡住了。

后来,搬家了,虽然还在北京,但却到了15公里之外。一开始,由于多年养成的习惯,还总是驱车15公里去找车里木格理发。但鉴于我的发型,通常半个月就需要理一次,几次以后就不得不放弃,遂决定在新家附近再开发一家理发店。

没有想到的是,自此便拉开了长达几个月的痛苦折磨,理发店换了一家又一家,理发师换了一个又一个,总感觉都差了那么一点。长达8年的审美习惯,别说超越,赶上都难之又难。

3、油条豆腐脑

油条豆腐脑,是我的早餐最爱。这个最爱,从高中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小区门口,有一家陕西人开的饭馆。小店虽然不大,但很干净,而且老板又特能侃。于是,每天早上,一边吃着油条豆腐脑,一边和这哥们侃着各种市井趣事,成为了我每天生活的开始。于是,这家饭馆,也就成了我的定点早餐单位。

某一天早上,我和往常一样,从地库驶出,右转,路边停好车,一边翻看着手机,一边走上台阶,通常,老板这时就会冲我喊,“还是老三样?”但那天,却良久没听到。一抬头,惊呆了,小店大门紧闭,吊着长长的链子锁。

有急事回家了?还是彻底关门了?怅然若失中,也没有了吃早餐的心情,空着肚子上班去了。

过后的几天里,每天路过那个小店时,总是幻想着能看到开门的场景,能听到老板的吆喝,每每总是失望,看到的总是那长长的链子锁。那些天,总是莫名地空落落的。

起初,还总想着可能是老板回老家之类的,每天路上时都睁大眼睛盯着看一会,直到有一天,那儿挂出了“过桥米线”的招牌。



关于习惯的3个小故事

话题:



0

推荐

刘兴亮

刘兴亮

1299篇文章 2小时前更新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闪聚创始人,新媒体天使会创始人兼合伙人。资深互联网人士,知名营销、传播专家。多家上市公司顾问。计算机学会委员,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委员。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硕士。IT名博,访问量超过千万。主要著作有《智胜江湖:创业取舍经》、《第三浪-互联网未来与中国转型》等。曾任大度咨询副总裁、互联网实验室总裁、红麦软件(soften.cn)总裁等。 【速写】 刘兴亮,山西吕梁人氏,现定居北京。 性情如家乡的黄土般纯朴, 性格若家乡的枣树般坚韧, 经历像家乡的黄河般沧桑。 好酒,三杯两杯不醉; 喜友,十个八个不少。 无它,性情耳! 【素描】 年未六十,貌似六十,心态逾六十。 心智呢?时而六十,时而十六。 【联系】 QQ:27739831 MSN:htdsd@msn.com Email:xlliu@vip.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