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

怎么评价贾跃亭?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

从去年到今年,这是个热门话题。一个饭局,避免冷场的最佳办法就是抛出这个问题,不管是不是互联网行业的,不管对乐视对贾跃亭有多了解,每个人都可以就这个话题滔滔不绝。

如果你是这个饭局的局长,这顿饭局就不用怕冷场了,剩下要担心的就是维护好秩序。

从这个角度说,感谢老贾,给大家提供了那么多茶余饭后的谈资。

由于种种,这个话题我也经常被人问到。

真的挺难回答的,因为老贾还活着。有个成语叫“盖棺定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

第一次见贾跃亭,是2005年的一个饭局。

那次,是体制内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乡张罗的一个饭局,八九个人的样子,名义是“春节前一些有意思的老乡聚聚”。

 

刘兴亮:怎么评价贾跃亭?

​去年在旧金山,我和乐视的另外一位创始人刘弘说起这事。刘弘挺惊讶的,他说老贾很少参加这样的活动,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他不太喜欢也不太适应这样的场合。

后来回忆那次饭局,老贾的印象真的很模糊了。那个饭局的局长已经退休,他回忆说,“好像跃亭加起来也没说几句话”。这个德高望重的老乡还调侃我,“那时候你比跃亭有名。”

下次见到这位老哥,我得问问他,老贾这样性格的人,到底是怎么被他归类成“有意思的老乡”的?

3

去年的某个饭局,按照正常流程,大家又聊起对乐视对贾跃亭的看法。

互联网行业的一个德也高望也重的老大哥这么评价:“乐视,要么终究成就一个伟大的神话,要么成为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一个笑话。总之,不会成为一个普通的、平庸的公司。”

这个评价,我深以为然。

乐视这个公司,是以“笑话”进入大众视野的。当乐视成为第一家在国内上市的视频网站时,收到的更多是冷嘲热讽。记得当时接受采访时,我表达的,也更多是“看不懂”。

当时的我们眼中的乐视,是一个二流的视频网站,之所以“看不懂”,因为对标的是,那些一流的视频网站们。那个时刻,那么一比,乐视就成了同行眼中的“笑话”。

没想到,后来的乐视,走了一条和其他视频网站完全不同的道路。更准确说,走了一条和全世界所有公司完全不同的道路。

用一位乐视高管的话说,就是一路吹牛逼,但把自己吹过的牛逼一个一个的实现了。

乐视,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个非典型样本。这几年,乐视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谈资,也是饭局酒桌上一个常争常新的话题。

当然,也是我这个互联网老司机最看不透的一个公司。

4

乐视是依靠什么达到今天的这个成就的?在一个微信群里,我抛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回答,简直太五花八门了。慢慢的,讨论逐渐演变为正方和反方。

正方说:“靠的是生态系统。”反方说:“靠的是PPT和发布会。”

这些年,只要你有朋友在乐视工作,你就经常能在他(她)的朋友圈里发现新名词,从“生态”到“化反”,不一而足。

这些年,只要你关注乐视的发布会,就会发现一个又一个新产品的PPT,当然,也有新名词。

于是,有人调侃:乐视的产品,主要是精美的PPT;乐视的发布会,主要是推广新名词的。

5

2017年1月15日。乐视&融创战略投资暨合作发布会。活动前我和贾跃亭打招呼时,我说还是咱山西人靠谱啊,他大笑。他终于可以露出笑容了。

 

刘兴亮:怎么评价贾跃亭?

这个发布会,我得出几点关于孙宏斌的结论:

第一个结论:孙宏斌是个段子手。第一次见到这个老乡,就喜欢上他了,有着山西式的幽默,化身段子手,成为当天发布会绝对的主角。举例如下:

①调侃自己的山西普通话,尽量说慢点。

 

②这段时间太辛苦了,问了十个大牛级的人物,乐视值得考虑吗?所有人都说值得,但所有人都还有“但是”。但是都没有颠覆自己对乐视的看好。

 

③从12月10日开始,30多天呆在乐视,比很多人都懂乐视,甚至比老贾都懂乐视的财务状况,哪些钱,从哪来,到哪去,比老贾都清楚。

 

④佩服老贾,这么点钱,干这么大事。

 

⑤精神感动我了。我也是一个有企业家精神的,见到老贾才发现有人精神超过自己。这是这个时代稀有的企业家精神。

 

⑥流言下,乐视团队依旧状态好,队形不变。战略好,团队好,所以就投了。

 

⑦乐视如果缺别的就麻烦了,好在只缺钱!缺钱太好办了!

第二个结论:看过乐视所有的账目,了解乐视,看懂乐视了。孙宏斌说见第一面是在2106年12月10号晚六点,当天共与YT谈了六个小时。后来他们自己的团队,加上借来的联想控股与泛海投资团队,以及普华永道的外援在乐视上了一个多月的班。访谈了高管、员工和要钱的供应商。后来孙总给贾总说我比你更了解公司的资金。

第三个结论:孙宏斌投资标准:我不看价格,只看价值。关键看商业模式是否前瞻,团队是否义无反顾。

第四个结论:孙宏斌用150亿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乐视的评价,对贾跃亭的评价。

 

刘兴亮:怎么评价贾跃亭?

这个人很有意思。这是一个成功而又幽默的人,这是一个看了乐视所有账目对乐视很了解的人,这是一个用150亿来评价贾跃亭的人。

这个人,叫孙宏斌。

6

现场有记者问老贾:别人都说你是疯子,你怎么看待?老贾答:这个评价很客观。

孙宏斌表示:有的人认识五年十年都没感觉,认识老贾立刻有兄弟的感觉。他说,这是一种化反,和老贾发生了感情化反!

孙宏斌也被人称作疯子。这是两个疯子的化反。

这两个疯子,也是两个稀有的企业家。两个又疯又稀有的企业家相遇,产生了化反。

发布会上,坐在我邻座的刘朝晖先生扭头问我,孙宏斌是不是又一个孙正义?我愣了下,马上点头。孙宏斌之于贾跃亭,不就像当年的孙正义之于马云吗?

细细琢磨这两组选手,很值得玩味。当年,马云得不到国内资本,从而选择了国际资本。马云和孙正义化反之后,借助资本的翅膀,搭着中国互联网的快速跑道,阿里很快一飞冲天。

和马云选择国际资本不同,贾跃亭从一开始选择的就是中国资本。选择了国际资本的马云,国际化其实做的很不好,今天依旧是窝里横。而选择了中国资本的贾跃亭,却开辟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第三条道路。这个反差,刺眼。

从马云孙正义组合,到贾跃亭孙宏斌组合,还有一个值得深思的意义。这是不是一个拐点?这个拐点前,中国互联网主要依靠国际资本;这个拐点后,中国互联网将主要依靠中国资本?

希望,中国资本今后能够涌现出更多属于自己的孙正义!

 

刘兴亮:怎么评价贾跃亭?

7

事实上,贾跃亭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但是如果是四平八稳的人,能做出大事吗?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从乔布斯到马云,从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到优步创始人卡兰尼克,哪一个不是在质疑和批评声中成长壮大的?

一生太顺了只能说明心不够大、阅历不够、所从事的事还不够伟大!

在中国,像贾跃亭这样为了梦想全力以赴、All In的人太少了。如果多一些这样全情投入的企业家,中国经济才有希望。

中国的企业家人群已经形成。胡延平总结说,这个人群的格局在变大,信心在增强,国际化水平在提高,技术和创新含量在提升,更具活力和拓新精神,但是,类似贾跃亭这样搏命一般搏未来的企业家还是少数,因此在商业舆论中出现不被理解、难以理解的情况完全可以理解。

太多中国企业家尽管家业比过去更大、比贾跃亭更大,但意识上还处在守财为先、落袋为安、低头数钱的“老板”水平,就像从饥荒年代走过来的人,温饱问题即使早已解决,内心还是常年被无尽的安全感匮乏萦萦绕绕,加之既有的一点自信和成功感基本就是账户上的那点钱,怎么可能搏命一般让那点钱又雨打花落去,应该死死的抱住才对。

而生意实际上和创新时常不在同一个频率上,所以选择“现实”的路径、嘲笑“亏钱”的买卖,是再自然不过的心理过程,都能理解。

去年在洛杉矶,我成为了FF91的第一批试乘者,当然还签了保密协议。和传统汽车相比,FF91给你的震撼无法用语言形容。不体验,永远不会有这种感受。乐视之于传统企业,贾跃亭之于传统企业家,就好像FF91之于传统汽车。

这是一个“新物种”。新物种出现的初期,非议自然就是主旋律。

我们常说,时势造英雄!然而同一时代为什么是这些人成而不另外那些人能成?所以,更准确的说,性格更造就英雄!

成功了,他固然是楷模;失败了,他依然是枭雄! 

话题:



0

推荐

刘兴亮

刘兴亮

1298篇文章 3天前更新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闪聚创始人,新媒体天使会创始人兼合伙人。资深互联网人士,知名营销、传播专家。多家上市公司顾问。计算机学会委员,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委员。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硕士。IT名博,访问量超过千万。主要著作有《智胜江湖:创业取舍经》、《第三浪-互联网未来与中国转型》等。曾任大度咨询副总裁、互联网实验室总裁、红麦软件(soften.cn)总裁等。 【速写】 刘兴亮,山西吕梁人氏,现定居北京。 性情如家乡的黄土般纯朴, 性格若家乡的枣树般坚韧, 经历像家乡的黄河般沧桑。 好酒,三杯两杯不醉; 喜友,十个八个不少。 无它,性情耳! 【素描】 年未六十,貌似六十,心态逾六十。 心智呢?时而六十,时而十六。 【联系】 QQ:27739831 MSN:htdsd@msn.com Email:xlliu@vip.163.com

文章